澳门威斯人游戏网址

现在位置: 澳门威斯人游戏网址 >资讯资讯>浏览文章

资讯资讯

党叫我做啥,我就做啥

听新四军百岁老战士黎明讲述革命经历

2021年03月11日澳门威斯人游戏网址原创

钱立富 / 报道
 冯诚杰 / 摄影

  这些天,新四军百岁老战士、企业离休干部黎明的兴奋之情始终不减,因为包括她在内的46位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收到了习大大总书记的回信。虽已百岁,但她的记忆力仍旧惊人,对于回信内容几乎能全部背诵下来。
  读到回信中“你们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,为党和人民事业英勇奋斗”这句话,这位百岁老人不由回忆起过去那段火红的战斗岁月,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、民族解放、建立新中国的革命事业。现已是期颐之年,头发白了、耳朵背了,却依然老骥伏枥:“这一辈子,党叫我干啥我就干啥。现在,我虽然100岁了,但我要继续发光发热,讲好党的故事、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。”

为抗日走上革命道路
  黎明出生于江苏常熟徐市镇,青少年时期家境不错,哥哥姐姐都有工作,“生活还可以,那时我在常熟城里读书。”
  但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,打破了这种平静的生活。日本侵略者占领常熟后,烧杀掳掠,无恶不作,黎明所在的学校不得不解散,因为逃难,家庭迅速破败。国恨家仇,让年轻的黎明在心底对日本侵略者充满了愤怒。
  为了更有力打击日本侵略者,当时党中央制定新四军“东进”战略,向敌后地区挺进,开创抗日根据地,这被写进新四军的军歌中,“东进!东进!大家是铁的新四军。”
  1939年5月,新四军一支队六团团长叶飞带领部队,以江南抗日义勇军(简称“江抗”)名义,从苏南茅山出发东进抗日,经过常熟,一直打到上海青浦。但这引起国民党顽固派的忌恨,频频制造冲突,为了顾全抗日大局,东进队伍西撤,向苏北发展。
  1939年8月,队伍西撤途中再次经过常熟,并在常熟成立了“江抗”后方医院,将数十名伤病员留下养伤。“因为想着为抗日贡献力量,我就进入江抗后方医院做护士。”黎明说道。
  从这开始,黎明走上了革命道路,不过,她当时并不清楚这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。
  后方医院位于常熟横泾镇,后来这里有了更响亮的名字:沙家浜。这块区域水网密集,为了隐蔽伤病员,医院处于流动状态,晚上则上岸分散在老百姓家中,农民家的堂屋、厢房、牛棚都是医院的“病房”,搭起门板就是“手术台”。
  “大家每天要抬着伤病员上下船,换药、量体温、打绷带等。条件艰苦,连军装都缺,我一开始还是穿着旗袍的,但是心里想着,为了抗日吃苦是应该的。”黎明老人回忆道。

少女时期光荣入党
  虽然小心警觉,但“江抗”后方医院还是遭到敌人破坏。
  1939年12月26日,黎明老人清楚地记得这一天,从昆山来的日伪军包围了沙家浜,虽然一些同志突围,但是十几个伤病员和包括黎明在内的几位护士被捕。日本鬼子残忍地杀害了这些新四军伤病员,即使过去了八十多年,但现在回忆起来,黎明老人仍觉心痛,眼眶湿润了。
  不过因为敌人不清楚这些护士的真实身份,交保后得以释放,黎明回到了老家徐市镇。没过多久,她又投身抗日事业中,这和一个人有很大关系。
  当时,任天石的名字在常熟一带非常响亮,他捐献家产参加抗日,是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(“民抗”)司令,这是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,任天石就是共产党员。
  任天石与黎明互相认识,在任天石先容下,黎明参加了“民抗”教导队。在这里,她学习了“持久战”等抗日理论和群众工作常识。“从教导队毕业后,大概在1939年五六月份,我跟着从上海来的女地下党王琼学习如何开展民运工作。”黎明说道。
  一天,王琼询问黎明,对共产党有何看法。实际上,当时黎明虽然知道共产党,但不是特别了解。黎明的大哥和先容她参加“江抗”的周文在(后来成为开国少将)都是大学生,而且在1925年就加入共产党,这让她以为“只有大学生才能加入共产党”。直到现在,回想起当初的那个“误会”,黎明也不禁笑了起来。
  1940年5月,19岁的黎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,并再次回到横泾,在这里开展民运工作,组织群众抗日,她建立了当地第一个妇女委员会。

和电报的不解之缘
  为了消灭和驱逐抗日武装,1941年7月,日伪军开始展开疯狂的“清乡行动”。
  这时,黎明已经来到新四军十八旅从事民运工作。敌人开展“清乡行动”后,十八旅向苏北转移,黎明等人也经过上海地下组织通道,来到苏北。本来她们是要前往位于盐城的新四军军部,但是因为日军大扫荡,军部转移,只得就地分配,黎明在新四军一师电讯班学习无线电收发报,开始接触电报,从此和电报结下不解之缘。
  那时,不少抗日根据地都办起了机关报,宣传党的方针政策,宣传和鼓舞群众,在苏中开辟了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十八旅则办起了《前哨报》,黎明在这里工作了一年。
  报务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抄资讯,将来自延安《新华日报》等方面通过电报发来的资讯抄写下来,然后刊登在《前哨报》上。
  1941年6月,纳粹德国撕毁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入侵苏联,苏德战场的战况时刻牵动着根据地军民的心弦。“那时,大家每天都通过电报从《新华日报》获悉苏德战场的战况,一开始苏联红军不断撤退,大家都没劲,而退到斯大林格勒后,更是没消息了。”黎明老人回忆道,当时部队首长非常着急,每天都来询问,甚至查看是否有电报落下。
  终于有一天,一份A级电报发来,黎明和战友们一边抄报一边高喊“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反攻了!”不仅报社同志十分开心,前方首长获悉后也是异常兴奋。

亲历伟大飞跃
  1943年8月,黎明来到新四军军部电讯整风大队进行学习,在这里她遇到了自己的爱人何永忠。何永忠当时是大队的副大队长,是红四方面军老战士,建国后曾任浙江省邮电管理局局长、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党委书记和局长。
  在电讯整风大队学习快要结束的时候,两人结婚,1945年黎明跟随何永忠去了新四军第七师。
  从军部到第七师,要穿过津浦线铁路,这里有日伪军据点。不过这并不妨碍大家的通行,到了抗日战争中后期,随着日军败像日益明显,伪军越来越“听话”,为八路军、新四军穿越封锁线提供方便。
  这样的情形,更早之前黎明已经历过。1942年,苏中区党委向刚成立的苏中一分局地委派出数十人的干部,黎明就在其中,而带队的则是施平(后来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、上海市人大副主任等职),在经过伪军据点时,施平大叫“四太爷来了”,果然伪军就立马放行。此后,黎明和施平没有再见面,不过让她惊喜的是,这次领衔写信给习总书记的就是施平,今年已经110岁。“79年前带领大家去一分区,79年后又带头写信给总书记,或许,这是种巧合。”
  在解放战争期间,黎明去过山东、到过东北。新中国成立后,黎明和爱人何永忠南下浙江、北上北京,最终定居上海。上世纪70年代末,开始担任上海市电报局党委书记,直到1983年离休。
  现在,黎明老人每天看报纸、听广播,也经常和家中小辈视频聊天、电话沟通。她亲历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,同样感受到通信业的惊天巨变,“以前发电报是主要通信方式,价格昂贵,人们惜字如金、长话短说,现在互联网很发达,通信方式更丰富,也变得更方便。”
  黎明说:“总书记在回信中希翼大家继续发光发热,结合自身革命经历多讲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、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。这一辈子的经历,让我深刻感受到,只有共产党,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愿大家党永葆旺盛生命力,祝大家的祖国繁荣富强!”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